九月專題/「綠色牧場月:畜牧業的永續革命」
抗藥性蔓延,畜牧產業面臨「看不見的威脅」

你是否曾聽過:「以前一種藥有用,現在怎麼治都沒效?」這不只是農場主遇到的困擾,也是全球畜牧業共同的危機─抗藥性問題正悄悄改變產業生態。
動物長期暴露在抗生素下,細菌會逐步產生抗藥性。一旦感染難治的多重抗藥性細菌,不只動物育成率下降,死亡案例增加,治療成本也跟著飆升。
環境同樣深受其害,抗生素及抗藥性基因(ARGs)透過廢水、糞便進入土壤與水體,不僅提升病原菌在自然界流通的風險,還可能長期污染生態鏈,造成水質、土壤微生物結構異變。
研究發現,ARGs會隨畜禽廢水進入下游河流、土壤,甚至可透過空氣進入人體腸道,引發公眾健康疑慮。
對整個畜牧產業而言,抗藥性危機意味著疾病防治更困難、飼養效率受阻,產能不穩、成本墊高,甚至阻礙畜產品出口。
國際市場日益重視無藥殘、減抗標章,台灣若不能及時跟上,產業競爭力勢必下降。這不只是一個技術與管理的問題,也是所有養殖戶、飼料業者、食品企業都必須正視的挑戰。
唯有正視原因,積極尋找可行的解決途徑,產業才能安全永續發展。